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7节 (第3/3页)
把抓住钱淑兰的手,“小姑,你咋办到的?你不会是卖到黑市了吧?” ??钱淑兰无语,“你想到哪去了,我是跟百货大楼经理签的协议。”说着把那个采购单拿给他看。 ??钱明华这才放下心了。他们是生产队,属于集体。之前为了补粮食的亏空才不得不把鸡蛋卖到黑市,但这风险是很大的。又没有票据,上面要是来查账绝对一查一个准儿。 ??每年队里编的筐子都是一大收入。这个必须要有票才行。现在看到这个采购单,上面盖着红色的印章心里可算是踏实下来了。 ??不过这价格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居然比他们现在卖的贵一倍。 ??“小姑,你太厉害了!”钱明华是真的很佩服。 ??虽然钱淑兰对他的夸赞很受用,但嘴里还是要谦虚几句的。 ??“你找村子里手艺比较好的过来登记吧。一共1000个藤筐,我们要4天完成。” ??钱明华立刻答应,这事交给他就行。村子里谁的手艺好他可是门清的。 ??很快全队召开会议,召集手艺最好的三百个人过来编筐子。几乎每家都有一个人被选,也有一家出了三四个的,比如说老王家,个个都是能手。 ??编好的筐子钱淑兰拿些颜料在上面写字。因为颜料有限,自然不能像她发的那些广告扇一样把全部地址都写上。而是只写了“王家村”三个字。 ??她写字的时候还会把藤筐检查一下。这次编筐子依旧是按量记工分的形式。她写字儿也有十个工分,不仅如此,她还因为给队里谋福利奖励了一千个工分。如果按去年的工分值来算这就是25块钱了。把大家都羡慕坏了。 ??一开始大家还会对她说酸话,说钱明华这个生产大队长也开始寻私了。四天后,大汽车停在大马路上,省城的百货大楼,采购科的科长带着工人过来搬东西,付了三千六百八十块钱之后,大家全都沸腾起来了。 ??天呐!他们去年编一个冬天的藤筐也没赚到这么多钱呐!就算按人口分,他们每人也能分到三块钱呐,他们这是要发了吗?有的人又担心他们这么有钱会不会被人举报成了富农。 ??于是王守泉便让大家守口如瓶,别把这事说出去,要不然别的村会嫉妒,会来借钱打秋风。于是一开始还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景象立刻消失殆尽。说到底谁家都有几个亲戚在别的村子,要只是借钱还可以接受,要是被打成富农,那可就不得了了。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全都不再讨论藤筐的事了。 ??钱淑兰对此是喜闻乐见的。如果这事被别的村知道了,说不定仿品就要出来了,到时候他们开始打价格战,他们村剩下的藤筐不就没人买了吗?现在能不宣扬出去那是再好不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事业线开启,不仅是家人的,还有女主的。女主是人老心不老,励志要做个村干部!(*^_^*) ??第87章 ??以前的钱淑兰非常好奇,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扎堆。 ??就比如说前世,她住在乡下,附近的村子都是泾渭分明的。有的村子专门种苹果,有的村子专门种樱桃,有的村子专门种大蒜,有的村子专门种白果。 ??后来她才渐渐明白过来,这些村子都会成为当地的特色。就比如说,提起东北就知道有三宝。这就是特色。 ??钱淑兰觉得要想让王家村生产大队变得有钱,光靠种地那肯定是行不通的。还不如好好发展副业。 ??首先,藤筐就是可以成为他们村独特的品牌。 ??当然这时候的农村乡下有许许多多的农民都会编藤筐,可却只能算做是农家产品,并不能算做品牌。 ??至少卖到外国是不可能的。 ??钱淑兰记得这时期有许多产品都是可以卖到外国的,但刘关县却没有哪家厂子的产品质量好到能卖到国外。 ??如果他们做到了,那他们王家村生产大队绝对是刘关县首屈一指的生产大队。 ??“小姑,你是说成立一个工厂?”钱明华和王守泉对视一眼,都觉得颇有几分不可思议。 ??钱淑兰笑着点头,“只有成立工厂,咱们才能以工厂的名义去参选广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