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夺凤印_谋夺凤印 第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谋夺凤印 第86节 (第1/3页)

    ??这般一来,就换做了他慌乱。

    ??若她并无此意,就是他多心,可就如她所说,那般推想如若实现,称得上是旷古奇闻,旁人大概不会这样胡思。

    ??他这样乱想,似乎无形中暴露了些自己的心思。

    ??他在意她对卫川的心思,在意到她有一点安排,他都觉得是因为她放不下卫川。

    ??唐榆屏息一瞬,欲盖弥彰地问她:“那你何苦将他支去边疆?前阵子的事,陛下并未动怒。”

    ??“这样对我和他都好。”徐思婉声色平静,“议论已起,他在这里就是众矢之的。他走了,我们都能安稳度日。”

    ??“如此而已?”唐榆仍有疑虑。

    ??她笃然点头:“如此而已。”

    ??说罢她不再做任何解释,自顾用完了那盏玫瑰羹,看起来毫无心虚之意。

    ??诚然她看得出,唐榆是不信她的话的。他读过很多书,又已很了解她,这份了解让他知道她的心思不会那么简单。

    ??可她若承认她的确想怂恿卫川谋反又不行,因为背后的缘故实在无法同唐榆明言,更多的打算亦不好直说。而若承认她就是为情所困才去豪赌,又太蠢了,她不喜欢那样为情爱疯魔的女人,也不想将自己说成那个样子。

    ??.

    ??月末,卫川上疏自请从军出征,皇帝准允,为宣国公府加封食邑。

    ??同时,皇帝也愈发忙碌了,因为与若莫尔的战事打得并不顺利。大魏将士虽多,但若莫尔人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兵强马壮又有狠劲儿,颇为难缠。

    ??战事拖得一久,粮草便也偶有跟不上的时候。为着调集粮草的事,户部、兵部都忙得焦头烂额,徐思婉先是听说户部尚书累病了,又听闻身为户部侍郎的爹爹气得在户部衙门里摔了杯子,怒斥手下官员办事不力;没过两天,有些关于兵部的闲言碎语也飘出来,说前方战事正吃紧,信差竟贻误了军情,原该八百里加急送回京中的一封急奏不知为何耽搁了两天,不知要平白葬送多少人的性命。

    ??其实纵使说八百里加急,偶尔出现意外误了时间也稀松平常。因为大魏幅员辽阔,途中实在难说会遇到什么,风霜雨雪、豺狼虎豹,哪个都有可能挡路,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因战事吃紧,这样的错处就变得不可容忍起来。徐思婉听闻那信差当日就被砍了头,默不作声地细品了半天各方的情绪,唤花晨备了笔墨。

    ??一封早已在心中揣摩许久的信一刻后顺利写就,徐思婉将信装好,叫来唐榆:“你出宫一趟,去见兵部陶大人,务必亲手将这信交到他手里。”

    ??唐榆了然一应,花晨“咦?”了一声,不解道:“可是粮草的事?娘娘何不将此事告知咱们大人?总归更放心些。况且户部尚书这几日正好病了,大人统领户部,若能办几桩大事,说不准……”

    ??徐思婉不待她说完就笑了:“户部尚书这样紧要的官位不会轻易换人,此事于爹爹而言可有可无。”

    ??顿了顿,又道:“其实这封信递给谁,我也想了许久,到底还是觉得陶浦和的火气会重一些。说到底,此事虽瞧着是户部的差事,但战事输赢于兵部而言更为重要。这事若交到爹爹手里,爹爹多半按部就班地查办也就算了,可陶浦和心下生恨,总要出了这口恶气才好。”

    ??再者,林氏前阵子的事落了罪,拔出萝卜带出泥,供出了不少旧事,其中就包括从前与陶氏的种种纷争。

    ??徐思婉瞧得出,陶浦和与这女儿的关系并没有多么亲近,所以她稍加安抚也就了了。可那毕竟是陶浦和眼看着长大的女儿,如今知道她是受何人牵连,总也要生出几分怨气。

    ??新仇旧恨,便都冲着林氏去吧。虽然本朝从未有嫔妃走出冷宫,按理说林氏已惹不起什么风浪,可她自己就是死里逃生才得以在此兴风作浪的人,如何容得了旁人走她的路?

    ??.

    ??不出所料,陶浦和看完她信中所写后果然震怒,唐榆却不容他手里留下徐思婉递出去的东西,眼看他将信烧了才回宫复命。

    ??小半个月后,陶浦和上疏参奏锦嫔家中贪污边关粮草。虽则事情过去已久,却敌不过那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疏奏中亦明言冷宫林氏早已知晓此事,却只顾以此拿捏锦嫔,绝口不与皇帝奏明,分毫不顾大局。

    ??若这事落在昔日的玉妃头上,或许降降位份罚罚俸也就过去了;但安到如今的庶人林氏头上,就成了死罪。

    ??陶浦和在疏奏中道:若天子妃嫔只顾明争暗斗而枉顾朝堂大局,为一己之私置边关将士生死于不顾,枉死者如何瞑目?

    ??言下之意,已是直至锦嫔家中与林氏之过令将士枉死。

    ??是以只过了短短三日,圣旨就从紫宸殿中颁下。锦嫔举家被抄,父亲凌迟处死,三族之内没为官奴。

    ??至于锦嫔本人,皇帝念及她已然亡故且诞育皇次子有功,又是因孝心才犯了糊涂,不再追究其罪责。

    ??而冷宫林氏,终于被赐了一杯鸩酒。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