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节 (第3/3页)
但——”韩益觉得,方晴的讽刺带着些设身处地的体贴和女孩子的俏皮,但这样说未免太过孟浪了,于是略沉吟,笑道,“但是更多些暖色,你们这样参差着写,故事有起有伏,有冷有暖,倒真有些‘现实主义巨著’的样子了。” 郑衍歪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笑嘻嘻地对方晴说,“你看,我说这是开一代先河的现实主义巨著吧?” 方晴的脸越发烫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腼腆地笑。 好在这时有人敲门。替方晴解围的是两个伙计,一个送郑衍订的涮锅子,一个送方晴买的小菜,两人在门口碰见的。 看见卤菜,郑衍吹个口哨,你别说,方晴偶尔也挺有眼力劲儿的。 方晴帮着伙计摆盘子,放火锅,点炭,霎时一片烟火气氛。 卤菜店的伙计收拾了提盒,火锅店的伙计问准了什么时候来收家伙,两人正要走,被方晴叫住,每人给了点钱做小费,“怪冷的,多谢你们送过来。” 两个小伙计喜笑颜开地道了谢,相伴着出了门。 火锅实在适合这个季节吃,不大会儿的工夫,方晴后背就出了一层薄汗。郑衍、韩益都宽了外面的厚衣服,只穿毛衣。 方晴眼前的酒碗里差不多一点也不见少,郑衍、韩益都已经干掉三碗了。 郑衍拿起酒瓮给韩益倒酒,韩益却用手盖住碗口,笑着摇头。 郑衍给自己满上,“你这就不喝了?记得咱们俩小时候能把一坛酒都鼓捣光的。” “现在不行了,还是‘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才好。” “越发古板了,‘饮如长鲸吸百川’‘眼花落井水底眠’2才是我辈风范,”郑衍扭过脸来,“你说呢,方晴?” 方晴刚塞进嘴里一个丸子,听郑衍点名,鼓着嘴,瞪着眼,活像一只傻乎乎的青蛙。 看郑衍皱眉,方晴赶紧把丸子嚼吧嚼吧咽下去,“不,不是吧。” 郑衍瞥一眼方晴面前几乎一点没动的酒碗,嫌弃道,“你真是够了,亏你还是画画儿的,艺术家的潇洒不羁你是一点都没有。” 被嫌弃的两人对视一眼。 方晴想说什么,到底没说,只低头吃饭。 韩益皱眉笑斥郑衍,“喝醉了就胡说,今天你的酒也够了,别喝了。” 郑衍哪里肯听,又喝了几碗,才老老实实吃饭。 几个人一边聊,一边慢慢吃,竟然渐渐把满桌子的菜吃了个七七八八,看着满桌狼藉,捧着丰足的胃,三个人都笑了。 帮着收拾了碗筷,吃了韩益泡的普洱茶,方晴便要告辞回家了。 郑衍站起来要送方晴。 方晴笑道,“不用送了,省得一会我还得送你回来。” 郑衍笑道,“我没喝醉。” 脚步都不大稳了,还没醉,方晴腹诽。 “行了,我去送送方小姐。”韩益走去拿大衣。 郑衍把自己又扔回沙发上,笑道,“也好,今天本来就是给你接风。” 方晴客气地道了谢,由韩益送回家。 天阴沉沉的,没有月亮,好在是节下,到处挂的有灯笼,又有路灯,路上并不难走。时候也还不算太晚,街上还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有的手里拿着灯笼,还有小孩带着面具,想是赶完灯会正回家。 韩益颇具绅士风度地走在方晴的外侧,想是怕方晴穿着高跟皮靴跟不上自己,是以步速并不快。两个人混在看灯回来的人中,缓缓地沿着马路往前走。 “好些年没赶灯会走百病了。”韩益略带感慨地说。 “圣路易广场这几天有灯会,听闻很是热闹,韩先生不妨去转转。” “好,是要多出去转转,”想起席间的话,韩益带些纵容地笑道,“不然又要被阿衍笑话了。” 方晴也笑了,略停顿,到底把在饭桌上憋住的话说了出来:“有原则并非古板,自制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韩益侧过头看着方晴,略沉默,方笑道,“谢谢。” 方晴垂着眼笑笑,再抬眼,韩益已扭回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