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第1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9节 (第1/2页)

这便是针对文士大多有的自尊傲气,以及好过度解读的这一点,所下的一条杀人不见血的毒计了。
  赵祯做梦也想不到,那些个笑脸迎人的内臣,竟还能使出这等阴险杀招。
  他在听得震惊之余,便是充满了对陆辞的担忧。
  “陆左谕德,你近来务必要小心谨慎,”赵祯不由自主地握住陆辞的手,想宽慰几句,却一时半会想不出什么来。等他组织了半天语言,才干巴巴地凑出这么几句承诺:“我定会尽快告诉爹爹,叫他严惩周怀政的,好还你安宁的。”
  陆辞心里一暖,温声劝阻道:“臣却需恳请太子殿下,对此事还请装作不知,也莫对陛下提起。”
  不论官家会查到哪一步,陆辞其实也不愿将此事闹得太大,以免周怀政有狗急跳墙的可能,要牵连上险些与其同谋的寇准。
  此事败露后,虽不知周怀政能狡辩到哪一步,但起码最近一段时间里,他都将焦头烂额,无暇在来报复他了。
  而且寇相也将因看清他的本质,定不愿与其为伍,才是绝了周怀政的后路。
  赵祯蹙了蹙眉,下意识地想问为什么,又因明白了一点,紧紧地闭上了嘴。
  他从未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四周的平静之下,其实杀机四伏。
  ……而他名为东宫主人,整日在这资善堂中念书,却连庇护身边人的能力都没有。
  陆辞看赵祯忽然蔫下来的模样,哪怕不刻意去猜,都能轻易知晓他心里在想什么。
  他不由笑了笑。
  这要不是身份无比尊贵的未来国储,而是狄青的话,他都要忍不住伸手去揉对方脑袋,作为宽抚了。
  “太子殿下岁不过八,已这般明鉴是非,着实不应再过自苛。”陆辞笑眯眯道:“周怀政乃资善堂都监,太子殿下与其朝夕相处,才是最需小心的。而你却未曾想过自身安危,只顾叮嘱臣行事小心,如此仁善,世上人大多都需自惭形秽了。”
  虽是为了安慰赵祯,但陆辞说这话时,的确出自一番真心实意。
  难怪赵祯会是宋仁宗。这一‘仁’字,份量不轻,他却是真当得起的。
  赵祯神色稍霁,抿了抿唇,勉强摆脱了闷闷不乐的模样,说道:“往后我行出资善堂去,在殿门附近接你。”
  不等陆辞再说,他已想到什么,改口道:“殿门附近太引人注目了一些,那我便在半路上等你吧。”
  他以要散步的借口走动、其实去接人的话,应不至于惹人注目。
  陆辞感动又好笑:“殿下实在不必——”
  赵祯却挥了挥肉呼呼的手,包子脸上满是认真严肃,破天荒地打断了他的话:“就这么定了。”
  做出这决定后,他一直郁郁的心里瞬间就好过许多,顿时更坚定了此法无错。
  碍于规矩,他无法增派人马去保护左谕德,若通过爹爹来强行为之,说不定还弄巧成拙,多生是非。
  但他着实放心不下,那干脆派自己过去,难道还不成么?
  陆辞:“……”
  亏自己活了这么大岁数,偶经个小风小浪,竟还被一小屁孩子强行保护了。
  在回家路上时,陆辞都隐约后悔,也许不该叫赵祯过早知晓这些。
  然而一想到世间阴暗,他就不可避免地想起赵祯被瞒得密不透风的真实生母,不禁叹息。
  他对历史漠不关心,也不知‘狸猫换太子’几分真假,更不知那位‘李’姓宫人走在刘娥前还是后头。
  但见太子连他这一毫无亲缘、顶多是讲过一段时间课的臣子都肯付出真心,若知晓生母为谁,定也将慕孺孝敬。
  若是前者,赵祯就将遭遇子欲养而亲不待之痛,未免太可怜了。
  陆辞正思忖着,将出宫门时,忽就被寇准亲自出马给截住了。
  “寇相?”
  陆辞眨了眨眼,笑着询了句:“可是治水之事得通过了?”
  “不是。”
  寇准略微烦躁地否认后,紧紧地皱着眉头,盯着陆辞看了一会儿。
  陆辞虽不知他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也不知他为何烦心,但还是笑吟吟地与其对视。
  素来要强的寇准,却罕见地先移开了目光,不自在地踱了几步,近到陆辞身前后,猛然吸了一口气,好似终于下定了决心:“周怀政之事,我已听说了。”
  宫中发生这样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自然很快就传到了寇准的耳边。
  小的是陆辞的官职,正四品,在京中不上不下,相对而言并不能引起别人重视;大的则是此事的性质,以及周怀政所展现出的势力之大。
  连朝廷的堂堂四品官都能这般随意恫吓了,还是在太子所居的东宫之中,光天化日之下去截的人。
  那下回再胆大一些,岂不是要对太子,甚至对皇帝下手,闹一场宫变了?
  周怀政还远不到一手遮天的地步,且即便官家再重旧情,再信任他,在别的嫉恨他已久的内臣的落井下石、煽风点火下,也不可能不往自身的安危上多想。
  清查过后,性命多半无碍,但品阶和职事却是难保了。
  寇准底气十足,并不担心自己——他的确未掺和进对方的谋划里,自认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