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第1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9节 (第3/3页)


  赵祯越想越觉气闷后悔,然而无可奈何,唯有长叹一声,恹恹地继续抄写文章了。
  三天之后,翰林学士杨亿便得到皇帝下达的正式诏令,让他起草一份委任太子监国的诏书。
  这回,可不是经他信任的老朋友寇准之口,而切切实实是皇帝亲笔所批示的旨意了。
  杨亿勉强克制住万分激动的心情,提起笔来,将已斟酌过无数次用词的腹稿悉数写于纸上……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皇室成员都对皇子以‘哥’相称,前面的数字代表排行来区分。比如赵构是赵佶的第九个儿子,赵佶就称赵构为九哥。并且哥哥称呼弟弟,也是排行+哥,而不是排行+弟(《假装生活在宋朝》)
  2.李迪的上位是史实,不过当时寇准已经被罢了
  八月八日,李迪当上了首相,而且是太子亲自选的。
  当时赵恒勉强支撑病体,召集大臣议事,当众要求李迪上任,可李迪不干。这时才十一虚岁的太子突然走了出来,向父亲行礼:“多谢父皇,让李宾客做宰相。”李迪,本就是太子宾客,与未来的皇帝朝夕相处。
  赵恒微微一笑:“太子都这样说了,李相,你还要推辞吗?”
  李迪就此上任。可这让丁谓等人大失所望 《如果这是宋史2》
  第一百五十章
  翌日早朝上,当林内臣红光满面地宣读完诏书,除了早已知情的寇准和李迪等人还是一脸淡定外,其他官员面上已是一片彻底的茫然。
  官家养病,将由太子监国?
  等他们终于反应过来,这头顶上的天已悄然改头换面后,顿时一石掀起千层浪,根本顾不上朝上不得相互交谈的禁令了,都激动地议论纷纷。
  王钦若和丁谓具都默契地先看向寇准,见其虽是一派气定神闲,但不论是挺直的伎俩,还是眉宇间隐约泛着的得意,都将‘意气风发’四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二人心中发苦。
  这寇老西儿,早就得陛下通气儿了!
  丁谓还好,在扑空的时候,就隐约有着要偷鸡不着蚀把米的不好预感了。加上他近来烦心的,可不是没算计到寇准之事,而是他这‘倒寇’的盟友间,竟可笑地因此心生疑窦,互相猜忌起来。
  尤其是被皇帝寻由头冷落了几日,可谓心急如焚的刘圣人,半点不认为计划之所以失败会是她那处出的问题。
  于是在焦虑之余,将自身无能却还牵累上自己的丁谓等人,给记恨上了。
  不过刘圣人目前势力再大,也仅局限于后宫之中,且完全建立在官家对她的宠爱之上,毫无稳固可言。
  她的记恨,非但丝毫不能影响哪怕失败,仍然享有高官厚禄的丁谓等人,反而将她刚发展出的盟友和羽翼,给自己一刀断了。
  加上她太过急于表态,一番弄巧成拙,就让原本不甚在乎权势的赵恒,也开始在皇权方面,下意识地防备着她几分了。
  ——若是叫武后之事在当朝重演,赵恒心忖,自己定是无颜见列祖列宗的了。
  尽管叫寇准和官家联手瞒得死死的,到朝上直接宣读诏书,打了大多数人个措手不及,但很快,以丁谓和王钦若为首的两大党派,不约而同地重振旗鼓,要好好地分上一杯羹了。
  丁王皆对官家会选择寇准保守秘密这点百思不得其解,可若说要他们相信,官家对寇准又恢复了十几年前那至真至诚、无话不谈的信任,又绝无可能。
  既然如此,当太子监国时,所要选择的左臂右膀,定不只是寇准一人!
  寇准仍然淡定,一言不发地听他们慷慨陈词,还是官家耐心耗尽,直接宣读将由李迪成为宰辅中第三位的决定。
  不只是王钦若,丁谓都差点要气疯了。
  他机关算尽,处心积虑,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成宰相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