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第15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节 (第2/3页)

险写完的,是不上不下的正常水平;极少数气定神闲,下笔如有神,唰唰不见停,最后还偶尔留有闲暇检查行文的,明显是学霸。
  当陆辞见到座位不幸落在‘学霸’四周的几名举子,极受其答卷的快速影响,忍不住冲其背影张望,自身发挥也成了问题的情况,不由怜悯地叹息。
  这学霸‘害’人不浅,着实可恶。
  陆辞笑眯眯地想,若受此荼害的人是自己,那等贡举一结束,肯定要将人按在地上打一顿出气才行。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一般卯时(早上5-7点)入试,酉时(晚5-7点)纳卷而出。(《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绪论p7)
  第一百六十章
  三日引试一晃而过,除却零星几个上请的,以及因难耐高温、中暑晕倒的举子外,几乎称得上无波无澜。
  自然也没发生陆辞暗中期待的学霸挨揍戏码。
  听完其他贡举官的汇报后,陆辞点点头,并无放松之意。
  毕竟从举子们如释重负地行出贡院的那一刻起,就进入监试和考试官们最为忙碌的批卷评级阶段了。
  却说混迹人群之中,听着身边人或是激动、或是懊恼地交流比对着自己的答案,李钧虽感到很是格格不入,还是由衷地松了口气。
  他一时鬼迷心窍坠入了深坑,这下,应该算是彻底爬出来了吧?
  这三天的风平浪静,让原还忐忑的李钧,也渐渐放下心来了。
  等缓过神后,他就忍不住肉痛自己苦心筹备了整整三年的这场贡举。
  生生因考前忙着收拾烂摊子,考试时还难免心神不宁,于是全程答得心不在焉,云里雾里,压根儿就没发挥出正常水准,怕是落榜落定了。
  “李兄,”一平时与李钧要好的同窗见他宛如神游天外,并不参与进他们的探讨里,便热情地揽住他一侧肩头,主动问道:“你向来擅长策论,昨日那三条时务策尤其难,我半天都没得一点头绪。你是怎么写的?”
  李钧这才回神,勉强露出一丝笑来:“不过瞎答一通,我都快忘了。”
  “李兄过谦了。”那人不信地笑了笑,笃定道:“观你神色,怕是胸有成竹罢!”
  李钧有苦难言,只有强笑着敷衍过去。
  因好不容易熬过这苦巴巴的三日,与李钧在同一所书院读书的那些家境富裕的官宦子弟,索性不急着各自回家,而是不知在谁的建议下,转道往歌馆去。
  相聚着听听小曲,谈天说地,小酌一番,权当放榜前的放松了。
  李钧自知这回考砸了,其实没有半分庆功的心思,无奈同伴们兴致高涨,他若贸贸然地自行离开,未免显得太不合群的扫兴,也容易惹监司的人生出疑心,唯有顺口应承下来,随他们一同前去。
  于是一行人闹哄哄地到了一家歌馆中,要了酒菜,又喊了一群歌女作陪。
  外头是万家灯火,遥遥地传来莺歌阵阵,屋内则萦绕着清甜的酒香,有依偎在他们臂弯中的娇声笑语,也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悠然歌唱。
  看着同伴们一个个尽情享受着贡举后的欢愉,李钧还始终难以融入进去。
  而他的心不在焉,也让怀里的歌妓很快没了继续讨好他的兴致,寻了个由头撤开,宁愿抱着琵琶,随那名在帘后歌唱的歌妓轻轻唱和。
  不得不说,那帘后的琵琶女歌声婉转优美,饶是李钧兴趣缺缺,心神也很快被吸引了过去。
  他仔细倾听她所唱的歌词。
  “帘下清歌帘外宴。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
  李钧诗赋作得虽很一般,但不至于连基本的品鉴也不行。
  在凝神细听一阵后,他就忍不住想,不知这歌妓的填词是从何处得来的,能有这般文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