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1节 (第3/3页)
的辉煌时刻,也听说过其面对到底军情,仍是能临危不乱、饮笑自如的风采。 他无从猜测,当时寇准是如何向的。 但却明白,自己此时此刻之所以坚持用膳,原因不外乎一个。 ——他需要保全体力,也需要时间进行最后阶段的思考。 先期的紧急备战工序,已进行得七七八八的了;而剩下那些目前成效尚不明显的,可以说在未来的一年两年内,都急不来。 防御城墙的相关调度,有曹玮亲手训练了几年的几名军尉轮值,断无可能一遇紧急事态,就成一团乱麻的。 他贸然上去,不仅帮不上忙,说不准还让人感到束手束脚。 滕宗谅一边食不知味地咀嚼着口中食物,一边心情复杂地凝视着比他年少上许多的摅羽弟,着实猜不透人是怎么想的,又为何能做到这般淡定。 他虽在自请来秦州前,就对秦州形势有过大致了解,知是军事重锤,各族环绕,烽火狼烟随时一触即发。 但明白归明白,筹备归筹备,当知道有五倍于己方人数的精锐吐蕃骑兵杀来时,又有谁不会心里一惊? 偏偏摅羽就不曾。 当陆辞将空空如也的瓷碗搁下,不再碰触还剩一半的菜式时,滕宗谅也迫不及待地放下碗筷,迅速站起身来。 看着这一桌为数不少的残羹剩菜,滕宗谅心念一动,意识到陆辞瞧着自若,其实也不似面上冷静。 不然就这么些份量,哪儿会剩那么多下来? 诚如自己那般,哪怕被强行稳住,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方才吃了什么,只觉这段时间无比漫长。 滕宗谅不知说些什么时,陆辞已一边披上外衣,一边往外走,口中还不忘吩咐伙计:“将剩下的包好,一会儿送到官署去。” 滕宗谅:“……” 陆辞叹了一声,看向滕宗谅,无奈道:“滕兄满面愁容,如咽砒霜,我纵有再好的胃口,也被败干净了。” 滕宗谅干巴巴地笑了一笑,实话道:“着实控制不住。” 陆辞莞尔,见他着实紧张,遂不再逗弄他了:“不说笑了,走吧。” 滕宗谅求之不得。 等他心急如焚地跟着一派悠然的陆辞,来到已是严阵以待的城墙上时,看着一个个面容冷肃,军装整齐,手持弓弩的兵士…… 才恍然意识到,好像不管来早还是来晚一些,的确都影响不了什么。 陆辞目视烟尘渐重的远方,安静仔细地听着几名军尉的汇报。 他不时问询几句,在立即得到准确答复后,轻轻颔首。 果不出他所料,面对蠢蠢欲动的吐蕃军,曹玮早已针对性地布下了战术。 只是这套战术,是建立在他本人尚坐镇此地的基础上的——先派出大军吸引吐蕃军两翼目光,而与此同时,凭一百精锐骑兵正面冲击敌方主军,护李超接近吐蕃主将,一箭取敌首。 这三万吐蕃骑兵,皆为只听命于李立遵的亲兵。那只要一举擒杀李立遵,剩下的兵士无异于丢了主心骨,再予以冲击,就可一攻即溃了 。 陆辞听完了这一计划,眉心止不住地跳。 他虽对军事只知皮毛,但听了这后…… 未免也过于冒险,也过于理想化了吧? 主动放弃作为守方的优势,用步兵为主的军队,去迎接五倍于己方兵力、且天然克制步卒的骑兵。 所有胜算,就寄托在李超能否成功接近李立遵,再一箭取其性命之上。 若保守一些的话,只是固守城池,凭借修缮过的城墙和兵器,以及六千兵士,哪怕是面对三万吐蕃兵,怎么说也能扛个十天半月。 毕竟士气往往是再而衰,三而竭。吐蕃军远道而来,补给遥远,加上吐蕃内部斗争激烈,李立遵再想立威,远征在外的情况下,也坚持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