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服来战! (第3/4页)
林岚:“大队长?” “不是,他们这些庄稼老汉儿,哪里有那么大的见识啊。” 林岚立刻明白了,“是王……” 冯婆子点点头,“他有文化,从来了就给俺们大队出主意,俺家老汉儿可听他的呢。明明是他出的主意,可俺老汉儿被抓,他一点不吭气,还真就接过去。以后莫不是他当支书?” 林岚点点头:“大嫂,多谢你。”她吃了八/九个饺子便不肯再吃,给主人家留下,“饺子很香,谢谢大嫂。” 冯婆子还想让她多吃,林岚却不肯,擦擦嘴留下四两粮票和一毛钱就告辞去找韩青松。 冯婆子拿着那票和钱,擦了擦眼泪,“人家公社这干部。俺们公社下乡的干部,吃了多少顿饭?可一两粮票也没给呢。” 韩青松正和俩公安在吃饭,他们是给饭票的,一个人一天按照一斤粮票一毛五分钱给,午饭是四两饭票加六分钱。 林岚过去,附耳跟韩青松嘀咕了两句。 韩青松听后,扭头看了看,王国安正在给社员张罗分粮食,看起来没任何异样,一副尽职尽责的样子。 韩青松:“他跑不了,先解决口粮的事儿。” 王国安是他和于抗日谁是主谋的问题,跟口粮关系不大。这时候节外生枝得不偿失,先解决最大的口粮问题再来解决这个。反正这时候谁也跑不了,再派个公安在小于家村蹲点,一方面帮助开展工作,顺便监视王国安。 韩青松留下两个人呆在小于家村监督,他带着林岚去收拾文件。之后两人先回山水公社,他在门口把林岚放下。 林岚:“三哥,要不要我陪你?” 韩青松摇头,“你回家。”他摸了摸她的脸便发动摩托车往县城去。 林岚朝他喊:“三哥,不用有压力,事在人为!” 摩托车速度自然比自行车快得多,他抵达县城的时候太阳还没落山。 罗海成看他过来,立刻把革委会的情况汇报一下。革委会正乱着呢,李副局在会议室里一个劲地拍桌子,催人问韩青松怎么还没来,“打电话催!” 韩青松一到,县革委会立刻开会,秦主任、副主任、老局长、高副局、李副局等全都挤在革委会大会议室里。 李副局拍桌子威胁一定要杀了于抗日,“不枪毙于抗日,天理不容!” 高卫东讥诮道:“李副局是天理。” 李副局:“你别打岔。要是不杀于抗日,以后下面对政府不满就擅自搞小动作,这样能行吗?” 他逼视着韩青松,才对他改观,他又惹事,真是气人。 韩青松:“枪毙于抗日,就一起枪毙谭兆祥。” “谭兆祥是党员,公社干部!” “刘/青山、张/子善是不是干部?”韩青松冷冷道。 李副局一下子哑巴了,脸涨得通红通红的。这货分明是在指桑骂槐,当然不是说谭兆祥,而是说谭兆祥背后的人。他看向秦主任和另外几个副主任,“我真是无话可说。” 这时候开会经常都是拍桌子,争论得脸红脖子粗是常事,革委会、党委也不例外,所以就算生气,在座也并不觉得如何。 秦主任去年以为能动动位子,去区委或者哪里,谁知道还在县里耗着,他都有些没耐心。他不吭声,就看热闹。 老局长也不吭声,看热闹,他去年就好退休的,但是为共和国鞠躬尽瘁是革命者的责任,所以在上头没有认命新局长的时候,他还得顶着。 “可以不枪毙谭兆祥。”韩青松又道。 李副局瞪着他,“你有那么好心?你说你咋那么喜欢杀人?” 韩青松:“杀该杀之人。” 李副局要不是知道自己打不过韩青松,早上前抡拳头踹脚甚至拔枪了。可惜拳头没韩青松的硬,拔枪没他快,官职还没比他大。 真是憋屈死人。 想到高卫东昨天晚上竟然去给韩青松送侉子摩托车韩青松还收下,李副局就浑身不得劲,感觉这俩人肯定勾搭上,下一步要对付自己。 高卫东:“不枪毙的条件?” 韩青松不说话,而是看向秦主任几个。 秦主任有些没精神:“青石公社不发口粮的规定是上一届县政府定的,县革委会沿袭这项政策。”至于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改,他不说,也不主动背锅,就好像跟自己无关一样。 韩青松:“一县之境应当一致。” 高卫东:“的确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