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 秦家 (第6/6页)
跟前,说道:“这是我娘家侄女,叫晴荷,你们一般年纪,也有话说。” 晴荷笑着对顾明月点点头。秦老太太道:“还是你想得周到,带个伴儿跟明月说话。” “荷儿拜见老夫人,许久不曾过来,还挺想您老人家呢”,晴荷上前拜见过老太太,老太太连忙抬手叫起,她便拉住顾明月的手,笑道:“我十四了,你多大?” “姐姐好”,顾明月笑施一礼,“我十三了。” “看着你也没我大”,晴荷笑道,又对秦老太太道:“老夫人,你们大人聊大人的话,我带妹妹去旁边的侧厅去说话。” 秦老太太点头,吩咐几个丫头端上茶点和她们一起过去。 顾明月转头看了母亲一眼,点头示意她放心,便和晴荷一起走去侧厅。 外面,秦老太太让人换了新茶,便问起顾氏农家稼穑之事,说到熟悉的事,顾氏也渐渐放松下来。 秦二太太在旁不时插上一二句,氛围倒也和谐融洽。 秦大太太看了眼春风满面的弟妹一眼,微微摇头,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了压她一头。 因为知道今天顾家姑娘会过来,她特地让身边的仆妇通知本家的几个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子午间过来陪客。 这个二弟妹就现在把她侄女领过来,倒显得她之前的安排不那么贴心了。 不过思之再三,秦大太太也没命人去把那些女孩子现在叫来。 家里要平和,总得有人少计较一些。 “妹妹,你绣的那幅双面绣我看了,真是又漂亮又神奇”,侧厅,晴荷刚一坐下没说两句话,便笑道,“你都是怎么绣出来的?能给我示范一下吗?” 大庸朝对于精美的刺绣很是推崇,虽然大户人家中都有针线人,但闺阁小姐擅长刺绣者也是十之八九。 晴荷的绣技就很不错,曾经也让丫头把她绣的一幅霜雪图送到容德估价,容德给价六十两,比她所有姐妹的都高。 晴荷也因此以自己的一手绣技而自傲,要知道六十两可是她三个月的月银呢。 但是当她听到姑母说秦老太太花一千金购买一幅绣品时,就有些不淡定了,这时又见她绣娘比自己还小,心中便有些不舒服。 甚而在一瞬间,升起一个念头,若是她也能绣出千金一幅的绣品,那该多好,到时她必能在贵女中扬名的。 那夏雪,不就是因为绣技好而被各家夫人们所知晓夸赞吗? 前段时间听说夏雪开始住在容德刺绣,每幅绣品都被人高价求去。 身边的丫头还打听到,甚至有些清贵人家都以得到一幅夏雪的绣图而骄傲,还有人用“雪绣”代称夏雪的绣品。 因此夏雪虽然有个对她的婚事不怎么上心的继母,京中还是有不少贵妇都看中她的。 晴荷也想得到这样的看中,然后嫁得有情郎。 顾明月没想到这个晴荷能把打探别人秘技的话说的这样轻松大方,不由觉得十分好笑。 然而她现在是在做客,若直言拒绝也未免太不好看,想了想便道:“拿针线来吧。” 晴荷先是一怔,继而兴奋地对旁边的丫头道:“快去把针线绣布取来。” “妹妹,你真大方”,她拉住顾明月的手,直言笑道:“我还担心你这是不传之秘,不会拿出来呢。” 晴荷心中觉得顾明月是自知她农女的身份低微才会这么好说话,原先还有的一点小心也收了起来。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不管性子多么好的人,在高于另一阶层的人面前,总是有那么一分理所当然在。 顾明月明白这一点,对于晴荷话中的无所顾忌也并不生气。 至于双面异色绣,真正的技巧所在,她会这么傻兮兮地教给一个毫无关系的人吗? 丫头们取来针线绣布,外面的大人也都听说了,顾明月要示范双面绣的绣法。 秦老太太的脸色有一瞬间的凝重,便扶着倚竹的手站起来,笑着道要过去看看这双面绣到底是怎么绣出来的。 顾氏也忙站起来,心中却是提着的。 她可是知道,这绣技,女儿连自家堂姐妹都没教,现在却要在这里示范,不知是不是受到了那小姐的威胁。 而老太太院里的丫头们一听说这个消息,也都争先恐后地涌了进来,想要看看那神奇的正反并不相同的刺绣是怎样绣出来的,若是窥得其中关键,日后岂不是身价更重? “我就以一朵花为示范吧”,顾明月把洁白的绣布撑在绣绷上,看向晴荷笑了笑,“姐姐要看仔细了。” 话音落下,她手中的针线便开始在绣布两面飞走。 过来想要偷师的人无不把嘴巴张成了o形,光看这速度这流畅优雅的绣姿,她们就知道学不来。 晴荷也愣怔片刻,心中想要学会的念头却更加强烈。 “妹妹可否放慢些”,她笑着提出,“不然我看不仔细”。 顾明月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走针的速度却是慢下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