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节 (第2/3页)
就按时歇去,明日准时来就好。” 考试官们不料陆辞会出此言,顿时面面相觑,眼底流露出几缕受宠若惊,旋即郑重其事地拱手一礼:“多谢陆左谕德体恤,只是于臣等而言,亦是职责所在,不敢称辛苦。” 陆辞挑了挑眉,索性坦白道:“我之所以紧赶慢赶,其实是为私心,可不是出于什么高尚情操。” 在众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中,他笑盈盈道:“眼见中秋将至,要是继续受困此院中,不得与亲友团聚,只能独自吟诗解闷,岂不无趣得很?要是早些将卷子批完,榜发出去后,说不准还能赶上灯会呢。” 不管他们信还是不信,比起虚无缥缈的职责所在,这的的确确是陆辞急于完成试卷批改的最大动力了。 熟能生巧,就如他批阅行卷时很快摸索出的‘加速套路’一般,对这些考卷,他在第二日就整理出了最有效率的扫阅顺序:先粗略通读一遍,重点找此名考生所犯不考式、点抹、脱韵等总和,若累计起来,已至被驳放的程度的话,即可立刻拿到被格落的那堆去。 卷子的具体内容,则根本不必细看了。 尽管听起来颇为残酷,但触犯答卷清贵的惩处,贡举条例上早列有明文,举子们在赴举之前,皆该知晓后果严重。 明知如此,却不去细心检查,那落得被直接格落的结果,也着实怨不得任何人了。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天纵奇才,于重要事请上还能表现得如此粗心大意的,一旦得中,仕途恐怕也注定坎坷。 ——不论如何,在采取这样的快速审核法后,的确是省了陆辞许多时间了。 解试毕竟是贡举中门槛最低的一场,赴举人水平参差不齐,在答题方式上栽跟头的人,远比陆辞想象的要多得多。 涂抹过多的,诗赋脱官韵的,完全跑题的,漏写‘谨对’的,答案少字或是忘记自行统计标注在末尾的,重叠用韵的,用庙讳、御名的,甚至因时间不够交了白卷的…… 所犯之错,可谓五花八门,品种繁多。 简直只有陆辞想不到,而没有他看不到的。 三天下来,他对此,已是叹为观止。 譬如这份。 在目光掠过这副卷的诗赋时,他就冲着那明显过短的篇幅皱了皱眉。 字迹也虎头蛇尾:开头几行谨慎过头,后头因时间吃紧,就变得越发凌乱,最后草草收尾了。 他凭借这几天积累下的经验,已是连数都不必数,就知这人格落定了。 陆辞可惜地摇了摇头,随手翻开策论那几页,虽早已有所预料,仍是失笑。 白纸黑字,只明晃晃地写了四个大字——“天要亡我”。 再翻到‘策’的部分,则很是应景地也写了四个字——‘束手无策’。 虽有不太厚道之嫌,但陆辞还是被他给结结实实地逗乐了。 一个因第一天考砸而直接崩了心态,第二第三天都自暴自弃的绝望学渣的形象,通过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已是跃然纸上,堪称活灵活现了。 类似的笑话,陆辞在接下来的十来日中,实在是见得太多了。 只能说,是印证了一句话——优秀的试卷总有相似之处,学渣却各有各的渣法。 与彻底放弃,闹笑话的人相比,更多的还是水平原本位于中等,却因过于紧张,而发挥失常的人。 陆辞已批阅过不止一份第一天诗赋作得相当不错,策论却一塌糊涂,导致第三天本该最简单的默书都跟着连环崩的卷子了。 不免令人惋惜。 最少见的,自然能被称得上是‘才思该通,文理周密’的优秀答卷。 陆辞难得见上一份,便分外珍惜,字迹工整端雅、